建筑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管理?

2022-02-23

近几年,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是各行业面向未来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部分施工总承包企业不仅仅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数字化规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以企业管理为核心,由上至下的系统应用模式逐渐转变,项企分离,数字化建设逐步形成由上至下规划,由下至上施行的新局面。近两年施工总承包企业逐渐意识到项目是核心,只有项目成功了企业才可以良性发展。以提升项目现场的数字化水平来逐步提升项目整体管控能力是企业数字化的重点。

我们通过对项目现场的五种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来看建筑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智慧工地数字化管理?

 

1、用工成本高却不能掌握工人情况

当下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想找到技术高、能够掌握新工艺新工法的工人更是难找,企业却对工地每天工人出勤、工作情况、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人员素质、安全意识和劳务成本等深层数据缺乏掌握,这对企业提升项目交付率、提高项目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造成很大难题。

2、重视安全问题形式却依然严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整体环境复杂、危险系数较高、部分工种甚至属于高危作业工种,这两年,国家持续加大对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企业也随之完善各项安全措施,但近几年安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管理粗放成本核算难盈利难

工程项目以合约控成本,不断通过投标竞争机制压缩成本,施工企业则通过采购部人员进行生产采购,不同的供应商、供货时间、供货方式等对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而这些信息又只能通过汇报、交流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管理粗放导致企业很难掌握准确的成本数据,也就无法找到改进提升的关键点,不断优化生产组织方式、高效利用资源。

4、进度很重要,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行业中有一个顺口溜:进度是主线、安全是红线、成本是上线、质量是底线。所有人员都认同进度的重要性,但进度的变化对各类资源的影响评估依靠经验较多,企业对项目进度的了解主要通过会议沟通,大量信息的交互效率低下,决策依据不清晰。

 

5、建筑大国却没有形成数据资产

港珠澳大桥、大兴机场、高速铁路、大型桥梁……中国的建造能力让全世界都惊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适合建筑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的标准信息化系统,各类数据的采集严重不足,项目结束以后数据的生命也同步结束,不能形成有效的数据资产,更无法支撑数据的高价值应用。

这都反应了建筑业的现状——信息技术和数据应用匮乏。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实时、动态获取数据,需要能够实时感知项目整体情况,不同角色可以高效协同完成信息交互,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的管理功能。

中建君联工程物资云,引领物资管理新模式,以新一代SaaS云服务,为建筑企业提供物资精细化、流程化、协同化管理,解决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痛点、项目现场收发存管理难点。软件涵盖物资编码体系、供应商管理、预算控制、需求计划、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支付管理、仓库管理、统计分析、领导驾驶舱等。以帮助企业实现物资高效供给、成本有效控制、过程动态监管、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智能仓储,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接受《联君软件隐私政策》

已成功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感谢您对联君软件的支持!

业务咨询:135 0022 9843(微信同号)或020-8488 6191

我知道了, 关闭

错误!
电话
135 0022 9843
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