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项目管理中的成本预算出现偏差

2022-06-2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遵循成本控制原则,制定和落实严格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降低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超支的一般化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估值偏低
较低的初始估算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形成了日后项目成本超支的隐患。形成偏低估算的原因一般是对项目范围的误解所造成的;有时初始估算偏低很可能是故意的;当然,偏低的成本估算也有可能是由于估算错误或者疏忽造成的。不论是哪一种原因,都会导致成本超支。

2.技术困难
成本估算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预先假设项目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常常会较少。一般来说,成本估算通常采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项目需要多少成本的估算模式。而实际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是非常少的,特别是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总是发生变化的。

3.缺乏项目范围定义
当范围定义不完善时,往往会使成本估算者不能清晰掌握所需要估算项目的特征、目标等信息,缺乏对项目的透彻理解,因而很容易导致成本估算失败和成本超支。因此,成本估算和预算过程必须严格遵守范围说明书和工作分解结构的要求。
 

4.范围蔓延
项目管理中影响成本估算和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途范围蔓延,许多项目都出现过这种情况。例如,项目经常会由于增加新特征、重要改变和更新处理等要求而变得面目全非。当一个项目的项目范围和规范发生突然变化时,项目就会出现严重超支的现象。

5.外部因素
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可能导致项目成本超支,甚至超支数倍。事先没有考虑预料的原材料短缺或金融危机所做出的成本估算,也会很快变得没有实际意义。还有其他的外部因素,它也有可能影响项目的实施过程。
 

 
了解项目成本亏损的原因还不够,企业针对造成亏损的原因,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避免亏损。项目亏损的根本主观原因还是管理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管理疏漏。要避免亏损可以在设计阶段,让造价人员应参与图纸会审,把关设计质量;在招标环节,必须明确各标段的工程范围,遵照便于施工、协调和节约的原则来划分;施工阶段加强动态管控,提前辨别超预算的风险,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

另外,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不失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高效手段。通过管理系统将所有数据、文档进行电子化和信息化,实现全方位的管控,加强项目管理水平,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跨越整个工程的全过程,提供实时、准确的财务数字,提高成本管理效益。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接受《联君软件隐私政策》

已成功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感谢您对联君软件的支持!

业务咨询:135 0022 9843(微信同号)或020-8488 6191

我知道了, 关闭

错误!
电话
135 0022 9843
微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