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非开挖施工的安全措施有哪些,施工规范标准

2025-03-27
关键词:电力电缆非开挖安全管理、非开挖施工规范标准、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电力电缆非开挖施工技术以其对地面交通影响小、施工效率高的优势,在市政管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作业环境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其安全管控难度显著高于明挖工程。系统梳理非开挖施工的安全措施与规范标准,对保障工程质量、防范地下设施损毁具有重要意义。

 
施企云工程项目管理

一、非开挖施工核心安全措施

(1)地质勘察与路径设计

施工前需通过地质雷达或钻孔取样,查明施工区域土质类型、地下水位及既有管线分布。路径设计应避开地质断裂带、地下构筑物密集区,优先选择土层稳定、埋深适宜的地段。

(2)设备状态检测

对导向钻机、扩孔器等设备的关键部件实施预检,重点检查液压系统密封性、钻头磨损程度及仪表校准精度。动力系统需配置应急电源,确保连续作业能力。

(3)人员资质管控

操作人员需持有非开挖施工专项培训合格证,且具备同类项目经验。现场需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控有毒气体浓度、氧含量等环境指标。

(4)实时导向监测

采用陀螺仪与电磁信号双定位技术,确保钻头轨迹偏差控制在设计半径±5%范围内。每3米进行一次轨迹复测,遇岩层突变需加密监测频次。

(5)应急预控体系

制定地下管线破损、地面塌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储备快速固化材料、液压顶管设备等抢修物资。与市政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事故信息即时上报。

二、施工规范标准执行要点

(1)法规符合性要求

严格遵守《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等标准,穿越河道、铁路等敏感区域时,需取得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许可。

(2)扩孔参数控制

首级扩孔直径不宜超过钻头外径的1.2倍,分级扩孔次数需根据土质确定。黏土段回扩速度控制在0.5m/min以内,砂卵石层需降低至0.3m/min。

(3)泥浆配比规范

根据土质配制膨润土悬浮液,黏性土段泥浆比重控制在1.1-1.2g/cm³,砂层需提高至1.3g/cm³。废弃泥浆需经沉淀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电缆敷设工艺

电缆牵引速度不超过15m/min,转角处曲率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多根电缆并行时,需采用隔离支架保持间距,防止电磁干扰。

(5)地面监测指标

施工影响范围内需设置沉降观测点,累计沉降量超过10mm或单日沉降超3mm时,应立即停工排查。

三、安全管控优化方向

(1)数字化监测手段

引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时监测地层位移。建立BIM模型整合地质、管线及施工数据,提升决策效率。

(2)智慧化设备管理

通过物联网平台追踪设备运行状态,预设故障预警阈值。采用AI算法分析施工参数,自动优化钻进策略。

(3)标准化流程建设

编制非开挖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细化从勘查到验收的28个控制节点。推行全过程影像记录,确保质量可追溯。

电力电缆非开挖施工的安全管理需以技术防控为基础,以规范执行为保障,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构建系统化管理机制。

相关推荐:

施企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功能清单
建筑物资材料管理系统-工程物资云软件功能清单
工程物资库管理系统-库管通软件功能清单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免费体验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接受《联君软件隐私政策》

已成功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感谢您对联君软件的支持!

业务咨询:135 0022 9843(微信同号)或020-8488 6191

我知道了, 关闭

错误!
电话
135 0022 9843
微信
在线咨询